返回

太平记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60章 大变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“事毕后,袁氏兄弟,张孟卓、何伯求、吴子卿、许子远等人,领同行壮士,皆袒衣至于大将军府前,叩首请大将军应天下士人所请,诛杀宦官,重现明章之治于当世!若能如此,甘受斧钺之刑无所恨,大将军府前围观之太学生上万,皆呼‘诛杀奸宦,复世清平’。大将军不得已,发五校兵围宫,乞太后下旨,诛杀宦官……”

    看到这里,冯绲双手一松,帛书已经滑落在地,叹道:“好个袁绍,袁术,这不是把大将军架在火上烤吗?”

    “是呀!”应奉叹了口气:“大将军那时估计牙都咬碎了,若是不答应袁绍他们那伙人,那就成了宦官的同党了,不说在天下士人面前名声扫地,光是大将军府外的那些太学生就应付不过去;可要是答应了袁绍他们,那诛杀宦官的首功也不是他窦游平,后世提到本朝诛杀奸宦,也只会提到袁绍他们,他窦游平在当中估计还是个丑角。当真是左右为难呀!”

    “哎!”冯绲叹了口气:“世叔你想的还是窦游平一人的得失,可你有没有想过袁绍那伙人这么做的后果?宦官再怎么说也是天子身边的近人,他们的亲眷中不少人更是朝廷官员,袁绍他们一伙人居然就敢带着几十个宾部曲,在京都公然杀人纵火,这还有没有王法了?有没有规矩了?要是今后朝中有大臣相互之间有矛盾,是不是就可以带人直接攻杀过去,砍了脑袋在京都巡游?还有那些太学生,朝廷本来招揽他们来雒阳是让他们讲学经典,为朝廷培养选拔人才,可他们倒好,居然直接包围大将军府,为袁绍这等好乱乐祸之徒声援,长此下去,国家何以为国家?朝廷何以为朝廷?”

    “那,那冯公的意思是?”应奉问道。

    “窦游平这次不杀宦官估计是过不了关了,不过不管他杀不杀宦官,事后都要狠狠惩治袁氏兄弟,张孟卓、何伯求、吴子卿、许子远等人,要么处死,要么除以流刑,绝对不能让这些人借此机会青云直上,不然后来必有仿效者,那才是遗祸无穷!”

    听到冯绲这番话,应奉不由得露出苦笑,冯绲这话的确是有道理,但要执行起来,比登天还难。说到底,窦武就是党人的领袖,他能够登上大将军的宝座,也是凭借了天下士人的支持。袁绍他们这些人的做法虽然后患无穷,但却正好符合了当时东汉士人的胃口,如果窦武因为此事诛杀袁绍等人,那等于立刻把自己至于众矢之的,他是没有这个胆子的;更要紧的是,窦武当上大将军之后为了诛杀宦官之事和皇太后僵持了那么久,连宦官的毛都没掉一根,若非袁绍他们铤而走险动手,谁知道还要僵持多久?是袁绍这群年轻士人豁出去才把诛杀宦官之事推过去的,而窦武反倒对袁绍他们下手,只会被人以为是站在宦官一边。

    “此事只怕不易!”

    “不易也得办,不然国家就不成国家了!”冯绲顿足道:“大将军不敢做这个恶人,那就我来做,总不能眼看这天下,这国家毁在这群侥幸之徒手上!”

    “冯公请息怒!”应奉赶忙制止住冯绲:“您说的不错,袁绍等人自然是要处置,但不能放在这个风头上,而且必须先有外兵入京!”

    “外兵入京?”冯绲问道:“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“京师之五校兵素来畏服中官,窦游平要尽诛宦官,五校之兵必然会被削弱,袁绍等人出身显贵,又深得士林敬服,若是对其论罪,只怕会闹出事故来。所以须得先以外兵入京,压服潜在的不服者,才能行事!”

    “世叔说的是!”冯绲点了点头:“还是你考虑的周到,好,你替我修一封回书给胡司徒,表明我的意思:我等不能为了自己的一点得失名声,把国家的未来不要了!芝兰当道,不得不锄,有些人就算是人才俊杰,也必须杀了!”

    “喏!”应奉应了一声,取出纸笔来,刚准备下笔,又停了下来:“冯公,在下有句不当说的话!”

    “那就说吧!”冯绲道:“事已至此,你我之间还有什么不当说的?”

    “您要不要考虑一下自己的退路!”

    “退路?什么退路?”

    “荆扬这边,平定蛾贼之事显然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,而经由雒阳这次的事情,中枢已有糜烂之势,加上西北的羌人和北方的鲜卑人,大汉的局势只能很不乐观。荆襄北连宛城,南接湘赣,西连巴蜀、东接吴会,实乃天下之枢纽,您现在手握重兵,身居枢纽之地,若天下有变,进可屏护天子,退可自守一方——”

    “好了!”冯绲喝止住应奉的劝谏:“此非人臣所能言,你不要说了!”

    应奉看了看冯绲苍老的面容,低下头去:“也好!”

    应奉飞快的写完了回信,交给冯绲看了,便加印署名交给信使带回了。他回到自己的帐篷,写了一封信,招来一名心腹,道:“你立刻出发,把这封信交给赵延年将军本人,记住,是他本人,然后带他的回书回来!”

    “喏!”那心腹拜了拜,接过书信就出帐去了。应奉走出帐篷,寒风凌冽如刀,他看着远去的骑影,心中暗想:“袁绍等人皆为士人后起之秀,为如此之事,京师百姓皆为之叫好,人心可

第160章 大变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